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

图片

【校报? 京工人物】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一支致力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国家级教学团队


——访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主任韩力教授

——访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主任韩力教授
供稿:学生记者  叶亚雄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芬 


    在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们的名字,但是只要提起同学们熟知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家便自然会想到学校的“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想起实验室那些可敬的教师们。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学校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团队今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团队带领人是北京市教学名师韩力教授。韩力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1978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学习,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又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二十多年来,韩力一直默默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主讲过多门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课程,出版教材4本,在中文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韩力还兼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电子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韩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韩力讲了他任教之初从事助教工作的经历。从1982年到1986年,韩力度过了整整四年的助教时光。谈起那段助教经历,许多事情记忆犹新。正是在那段日子里,他从老一辈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逐渐积累起课堂教学经验,为他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力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基础或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认为太平凡和单调,但是人才成长的起步就是从基础性培养中一步步走来的。

    采访中,韩力对于自己的事迹谈得很少,他更多的是热情介绍有关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教师们的工作情况。用他的话说,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中心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果绝非个人所能,而是中心全体教师团结奋斗的结晶,他个人只是团队中的一分子而已。韩力谦逊的态度让笔者十分感动,这就是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教授的写照,这就是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精神的缩影!

变“学成实习”为“学前实践”

    韩力用从“学成实习”到“学前实践”的转变生动地阐述了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一种职能转变。传统教学实习的形式主要还是以“毕业实习”为代表的“学成实习”。然而现在的研究所、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在承担大量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导致目前工科类学生校外毕业实习机会的相对匮乏。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心在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中与时俱进,探索将“学成实习”逐步转变为“学前实践”。通过加大对认知性实验实习环节的建设投入,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建立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理论课学习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后续的一系列实验课程返回到感性认识上,以此保证学生把原理吃透。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这方面的情况,韩力举了一个例子:对于电子工程系的同学,中心对大一学生就开设电子装调实习课;大二时引导学生们相继组装“黑白电视机”和“无线电测向接收机”,并结合实习组织无线电测向活动;每个实习教学环节后再开设相关理论课程,让学生先对知识有感性认识,再进入对相关知识的理性认识阶段。这样以兴趣驱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实践探索的兴趣,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站起来”与“走出去”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是2005年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年来,该中心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团队建设为根本”的发展理念,本着“中心建设与学科建设不脱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脱离”的建设原则,正确处理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中心建设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形成了“学科建设促进团队建设、团队建设保障中心建设、中心建设支撑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始终以自身的出色工作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做出了示范。

    谈起对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未来的规划,韩力认为,一方面我们需要“站起来”,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走出去”。“站起来”是指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加快自身发展步伐。在这方面,韩力频繁提及的一个词是“创新”。他说,中心的发展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墨守成规显然不是个办法。

    然而,现在很多人对于实践创新教育,尤其是创新性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我们搞创新教学就一定是课外的、高水平的、高成本的、发明创造的,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创新在1912年提出时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创新教育的内涵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者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追求推崇创新的主观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是要在教育中激发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和技术手段从事“新的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培养“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创新性教学起步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不能急功近利地要求学生取得多少成果,这一过程中,关键的是学生锻炼了探究性思维,培养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就是一种收获和成长。

    韩力说,有的人认为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教育主要是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工作。他认为创新教育应该体现在大学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体现在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拿实验教学来说,可以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融入探究性内容,从一开始就以兴趣为驱动,向学生不断渗透和强化探究性思维与勤于实践的习惯和扎实的实验能力规范,递进式推进和推广,真正将创新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这样才能避免工作简单地浮于表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走出去”是指要建立制度化的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同时将中心的教改成果推向社会。韩力目前兼任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工作委员会委员、电子学科组组长的工作,他每年都亲自组织国内40多个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制度化的研讨活动,尤其在如何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如何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如何开展中心内涵建设等方面,以大会报告或座谈方式开展深入交流。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单位,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近五年来接待了大量国内外同行的来访,中心教师也走访了国内30余所大学的同类实验教学中心,学习交流建设经验,介绍自身建设理念,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了学校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的持续发展。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始终承担着学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赛前培训和参赛组织工作。中心的教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不单纯是一项大学生的学科竞赛,而是一个能够很好培养学生、使优异学生脱颖而出的舞台,也是鞭策中心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在中心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每届竞赛学校参赛学生都能取得了好成绩。2003年以来,中心直接辅导的参赛学生获得了24个全国奖项、141个市级奖项。韩力特别强调,中心以李晋炬为代表的一批可敬的教师们对此项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通过这类学科竞赛的常年交流,积极同兄弟高校的著名教授、学者建立了密切联系,这对于促进中心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中心的30多名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承担着学校11个学院本科生电工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开设6门专业基础课程,以及20多门实验课程,年均接待一、二、三年级学生累计7000余人,年实验量超过21万人时。2009年,中心教师的人均教学工作量是所在学院人均年教学合格工作量的两倍!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于2007年开始在良乡校区进行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们要在两校区之间奔波,教学工作十分辛苦。

    正如韩力所说的:“我们中心的教学工作其实是本科人才培养链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工作定位就是服务于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工作,着重打造学生的硬件能力,一句话,我们是‘搭台子’的。中心教师的工作很平凡,看不到多少‘亮点’,但大家都能甘于寂寞、踏实工作,这一点很让我感动。吃水不忘打井人,无论是中心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王越院士的指导,以及多位主管校领导、实设处和教务处领导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所有同事们的努力。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一次次地被感动。感动于韩力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谦逊的为人情怀;感动于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所有教师默默奉献的天职精神;更感动于这种传承流淌在我们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广大教师身上的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力量,学校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才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审核:李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