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

图片

【人物专访】 久有凌云志,敢为天下先


——专访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吴嗣亮教授

 
 
  在2012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胡海岩院士在讲到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时,曾经给同学们介绍了这样一位崇德尚行、学术报国的教师,他就是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责任教授吴嗣亮博士。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在跨越了近130万公里的追逐历程之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在这场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展示中,由吴嗣亮教授牵头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全程提供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参数测量信息。随后的两年,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次又一次给吴教授和他的团队带来高强度拼搏后成功的喜悦和自豪。面对研制周期短、攻关任务重、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等多重困难,吴嗣亮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弘扬“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精神,按照载人航天产品的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2014年,新年伊始,又一份来自吴教授及其团队的完美答卷呈现在世人面前。吴嗣亮教授等发明的一套高速交会目标相对定位测量技术,让吴教授站在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又让全校师生为之振奋。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分量很重,吴教授及其团队“用这套技术研制出的海、陆、空、天系列测量装备,为导弹命中精度的全天时、全天候定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这个项目从原理、方法到实现技术,所用的全是我们自己独特的一套思路,完全不同于国外。也正因为这种原始创新,这个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才达到了比国外同类技术高出几倍的水平。”
 
  “敢打攻坚战”
 
  一份份完美答卷来之不易,本次获奖的这项“高速交会相对定位测量技术”从开始研究到现在持续时间长达22年。在这不经意间伴着青春逝去的岁月中,吴教授无数次找寻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感觉让他体验到了研究工作的魅力。在吴教授看来,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就是找到了创新的基点和机会。
 
  七年前的这个时候,年关将近,解放军某部即将组织一场“实物比测”招标,面对这场招标,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异常紧张,因为当时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的雷达技术研究所在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竞争对手们早已先行多年,这场较量中我方处于绝对的劣势。也正是这一场里程碑式的较量,让参与到那场竞争中的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吴老师在遇到问题时的临危不乱,在解决问题时的缜密思维。面对竞争中的劣势,面对技术上的难题,吴教授更是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在那场九天九夜的攻坚战中,吴教授只休息了四个晚上,吴教授团队中的一位老师谈到:“吴教授经验丰富,能力超强,每次遇到问题到他那里都能迎刃而解,和他接触时间越长,就越佩服他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场攻坚战打下来,最后我们终于取得了优秀成绩,硬是从别人碗里分了一杯羹。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同样的比赛,羽翼逐渐丰满的我们已经不满足于此,我们和其它中标单位再次比拼,又一场抢夺阵地的战斗打下来,我们排名综合第一。
 
  吴教授多年以来打过无数场这样的攻坚战,在他看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从来不会对技术问题有畏惧或者犹豫。当然,除了技术方面,工程上还会有时间进度、质量等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一场场攻坚战打下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吴教授更感到最终的胜出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科学的管理,他必须在责任心、毅力、拼劲上实实在在地做出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好。”
 
  “敢为人先”
 
  说起吴教授的“敢为人先”,他有两个特点: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想别人不敢想的。 “强地、扬信、拓天”是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的发展路径,这一特色注定了学校的很多科研都必须在艰苦环境下去完成。吴教授的科研项目也都不例外。茫茫大海,苍苍戈壁,无际草原,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吴教授看来,这样艰苦的条件并不算什么,他的团队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最后成功的喜悦终会将艰苦的经历化作美好的记忆。吴教授在科学实践的道路上,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种完全把自己交给大自然的无助感。有一次在海上执行任务,出海前预报6级风,出海后风力实际上达到了8-9级,一百多吨的小船犹如狂风中的一片落叶,连船上的老鼠都难以承受汹涌的波涛,上大学时坐火车都晕车的吴教授第一次感到了生不如死。当时船上两台主机还坏了一台,这更增加了随时遭遇灭顶之灾的危险。海上三天三夜的历险,伴随着技术难题的逐一解决,最终留存于吴教授内心的反而不是九死一生之中的险象环生,而是任务圆满完成之后的无尽喜悦。
 
  至今,吴教授已获发明专利45项(第一发明人31项),一项项的发明背后折射出的都是吴教授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科学上必须要敢想别人不敢想的。2009—2011年间,军方要在某个新领域遴选出技术优势单位,为了能够在最后的“实物比测”中胜出,吴教授提出了一种大胆的方案,拟通过将学术界对信号处理的相关前沿理论成果系统化、实用化来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当时团队中所有人都觉得太冒险,而且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很难完成,但是吴教授详细分析可行性后,告诉大家:“我们如果沿用常规方法,大家都照着国外公开的路子走,尽管可以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很难形成特色和优势,更不可能超越国外。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做就做这个领域的技术引领者。”最终,团队所有成员在吴老师的激励和带领之下,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依靠技术自主创新取得了遥遥领先的成绩。在军事应用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这一领域,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的技术水平在国内目前依然无可匹敌,并在多个国家重点型号上得到成功应用。
 
  从吴教授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在的燕山大学)自动检测技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又攻读燕山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硕士学位,从事控制理论方面的课题研究;毕业留校后,从事教学和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三年后,又去攻读哈工大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博士学位,从事现代信号处理理论方面的课题研究和计算机测控技术应用研究;博士毕业后来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毛二可院士从事雷达技术研究。这种多学科的经历、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交替的过程,锻炼了吴教授多学科、多视角、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通过主动学习快速进入新领域的能力。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思维方法互相借鉴,好的创新点就油然而生。吴教授记得当年承担的某项科研任务中,需要解决磁罗盘罗差盲校准这个跨学科的问题,正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使这个当时国外最新产品都没能有效解决的难题得到突破,乃至这家美国生产商反过来发电子邮件询问他的解决办法。跨学科的经历和优势经常能够帮助他们的团队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挑战中取胜。
 
  “咬定青山就不放松”
 
  吴教授小时候条件艰苦,他的两个哥哥都中途辍学,务农补贴家用,为不负父母和兄长的期待,吴教授从小就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毕业后,围绕教学和科研,吴教授更是废寝忘食,从四号楼到七号楼再到信息大楼,只要是吴教授实验室所到之处,都是吴教授安营扎寨之所。怪不得有人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熬夜,特别能坚持”来评价吴教授。
 
  “神舟”与“天宫”的成功对接只在刹那间完成, 而对于吴嗣亮的团队而言,为了“天神”的顺利对接,他们却是要“十年磨一剑”。
 
  2003年,某研究所面向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需求,自筹经费开始研究交会对接微波测量雷达技术。鉴于毛院士团队在特种测量雷达方面的良好技术积累和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对方把其中关键的信号处理机研制任务交给了吴嗣亮教授。在有限的自筹经费支持下,经历了原理样机、工程样机一轮轮的艰苦攻关,但依然迟迟等不到纳入载人航天工程计划的消息。面对这种困难,吴教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合作伙伴风雨同舟,因为他相信先进的技术总会有用武之地。2009年初,载人航天工程终于将微波雷达作为测量手段纳入研制计划,但留给他们走完初样电性件、鉴定件到正样件全流程的时间已不到两年。在庆幸没有放弃的同时,巨大的压力让一向配合默契的吴教授在第一次计划协调会上就与合作伙伴发生了争执。同样是坚持,让吴教授的团队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按载人航天的高标准走完了工程化的全过程,为“神八”、“神九”、“神十”与“天宫”在茫茫太空中找寻到对方。未来的一艘艘“神舟”、“天舟”,在吴教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下,也会更加自如地遨游于太空,咬住“天宫”不放松。
 
   “感怀师恩浩荡,不忘团队发展”
 
  说起吴教授所在团队,不是很健谈的吴教授忽然侃侃而谈起来。任何一项荣誉的获得,都是团队合力攻坚的结果,这次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尽管获得奖励的只有几个人,但其实是团队众多师生、军方用户、协作单位和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长期耐心支持,他感恩于学校提供的科研条件和营造的务实氛围,他感恩于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每一项科研任务中的组织协调,他感恩于同事和学生们对他的宽容和体谅,他感恩于妻子儿子对他献身于科研的理解与支持。
 
  在吴教授看来,“学术是无国界的,而技术是有国界的。”“学术讲求共享,需要互通有无;而技术讲求先进,存在相互竞争。” 团队将自己定位为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桥梁、学术成果向尖端实用技术的转化器。为此,吴教授要求团队成员既要了解学术前沿、掌握学术进展,又要思考和了解国家、社会的需求,通过不断吸收学术性成果基础上的系统化、实用化创新,不断产出高水平的实用技术。在他看来,高校工科老师未必人人都去做前沿学术研究,但是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想着国家相关行业的需求,则是尖端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利用学术成果不断创造新技术、引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应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
 
  不论是对团队成员还是对他的学生,吴教授最常说的话是:“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不要想当然”。这一学风体现到吴教授的教学科研中,他会一反生活中随和的一面变得异常严厉。本次成果的第6获奖人侯舒娟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吴教授特别执着,凡事都讲求尽善尽美,他对学生是出名的严厉,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让我当年毅然决然地决定投靠吴教授门下,如今看来真的是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当然,吴教授的学生李加琪老师除了告诉我们他极为严厉的一面外,还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了解了吴老师。李老师1996年保送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网投-投注|官网:,从本科毕设直至拿到博士学位都在吴教授门下。就读博士期间,他曾有一段时间思想陷入偏激,当吴教授发现他这种思想波动后,反复找他长谈,直至解开了他心头的疙瘩。很多年过去了,李老师如今也已在吴教授团队中独当一面,成长为卫星导航定位方向的带头人,但是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来,李老师仍旧感激不已。
 
  身处信息学院雷达所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这样的一个集体中,吴教授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不忘是毛老师把他带到了雷达领域,他在毛二可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踏踏实实做事。正如吴教授在给毛二可院士即将到来的八十华诞贺词中写到的那样“是毛老师把我带入了雷达技术领域、带入了无线电技术领域,让我体验到了电磁波的无限魅力和操纵电磁波的无限乐趣”,吴嗣亮教授及其团队就是在这种“电磁波魅力”的吸引下 ,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坚定而自信地走在国防科技的前沿。